清晰分類助加快淨零碳排放
眾所周知,全球要達至2050年淨零碳排放的目標,必須加快綠色投資。然而,自去年3月以來,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累計上調500點子,融資成本上漲,令規模較小的綠色項目更難集資。加上綠色投資定義欠清晰,即使投資者有興趣,亦可能比以往更謹慎。
事實上,我們可以透過合作改變現狀,共同建立具透明度的系統,藉此降低風險,促進綠色投資。
要制定綠色框架
有關綠色投資的規則相繼在不同市場實施,的確有利綠色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。歐盟率先引入分類系統(taxonomy),期望能夠成為領導全球的淨零排放政策和監管框架,而中國、美國及英國也擬定了新措施,推廣相關標準的重要性。香港的監管機構今年初提到,制定本地綠色分類框架是年內重點工作之一,這分類框架有利於國際間的綠色資金融通,鞏固香港綠色金融生態系統,而業界組織也就分類目錄,向金融業界講解應用的情況。
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監管重點均有分別,例如歐盟着重評估投資的可持續發展程度,而且規則持續更新,例如調整披露的規定。亞洲的綠色金融發展潛力龐大,雖然市場起步較晚,但關注環境、社會及管治(ESG)的投資者與日俱增,區內各市場應該多走一步,積極爭取ESG投資者垂青。
我們認為,最重要是透過制定周詳的披露規則,提升投資者的信心,幫助投資者理解何謂可持續投資。訂立明確清晰、廣為採用且管理妥善的分類目錄,不僅可以增加投資者對支持項目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信心,還能夠讓項目管理人有系統地履行職務。
提升市場透明度
歐盟最近制定了《可持續金融資訊披露條例》(Sustainable Finance Disclosure Regulations),目的是讓金融市場參與者提供所需資訊,協助投資者有效地評估風險,作出明智的決定。該條例可望鼓勵更多可持續投資,並且提高綠色金融產品二級市場的透明度,從而增加市場的流動性。
監管機構和金融業界在提升市場透明度,以及把ESG風險的滙報機制標準化的同時,應該避免構成市場混亂,例如,倘若不同的規則一併套用於綠色產品、或加入過多的補充標準,會降低市場效率,令發行人和投資者卻步。反之,監管當局可以訂立訊息披露的最低標準,並制定措施,懲罰在可持續發展方面誤導投資者的行為。要提高可持續發展產品市場流動性,滿足全球金融市場的需要,政府和金融業界必須攜手合作,確保基本規則既能方便各持份者,又可以切實地針對市場發展。
綠色金融的發展潛力毋庸置疑,但市場普遍認為,主要發展障礙是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資產不足,「缺錢」可能只是其次。
分類目錄扮演一把尺的角色,顯示不同項目的「綠色」成份,讓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知道哪些屬於可持續發展的資產。標準切忌過於複雜,監管當局提高綠色項目披露要求的同時,應該確保國際可持續發展標準,例如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(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,ISSB)制定的標準,納入國家或地區的框架。
個別綠色產品設計方面已有既定的市場標準,當中包括國際資本市場協會(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Association)的綠色債券原則,成效有目共睹,應以此為基礎加以發展。一些較新的市場標準,例如去年11月滙豐有份參與推出的FAST-Infra標籤計劃,也有助投資者識別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設施,尤其是亞洲及其他新興市場的相關項目。
與不同持份者合作
金融業界、發行人及其他市場參與者,必須在規管方面與不同持份者緊密合作,完善可持續發展資產的定義,並提供全面、透明及快捷的氣候風險評估方法。未來更應該從培訓人才方面着手,讓更多金融從業員成為評估和管理相關風險的專才,協助客戶把握過渡至淨零排放的機遇。
綠色金融背後的意義是協助全球邁向淨零碳排放,金融業可以更主動參與制定相關規則、透過推出不同產品,以及提高投資者和發行人對市場的認知,都可以有效推動市場發展。
作者為滙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